假如有一日,《頭條新聞》為政府塗脂抹粉
如果有一日,《頭條新聞》能重回TVB,你會意外嗎?

老實說,我不意外,但假如真有這天,《頭條新聞》裏的太后應該不會再是吳志森﹐林超榮也或許會「強勢回歸」。因為最要命的洗腦招數,往往不是把你從大眾視野中踢走,而是把你留下,然後逐步將當中的內容改變為官方樂見的東西,將多年來建立的招牌和口碑為「變種」後的慢性毒藥自我辯解,令人疑中留情,食而不知其毒。
而這樣的「變種」,有可能在明天掀起序幕。
事關在明天(4月7日),立法會有關財政預算案的辯論,將會討論到香港電台的部份 — — 在建制派極力為政府護航、在削減經費以逼港台跪低之聲已經甚囂塵上、在「收工男」傅振中又再次開工,以四人隊伍走到港台門前示威,要求解僱該名向世衛助理總幹事追問台灣問題的記者、在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以「有違一中原則」,政治干預港台時,明日一役,怎看也是九死一生。
有人或會覺得我只是杞人憂天,覺得削了經費與「變種」之間的關係,是否如此的線性和直接?也會認為即使削了經費,有心人不也是會留下來共同進退嗎?
是的,削了經費,依舊還是會有些有心有力的人會繼續打一場逆境波,努力盡做;但我始終想記住的是:為何要削經費? — — 特別是當警隊的預算是百億天價、林鄭月娥可以繼續加薪時,何以港台就要削減經費,然後要求在裏面工作的人同甘共苦?就因為港台中的某些節目沒有「安分守己」、「拿了政府錢而鬧政府」?別傻了,港台用的是公帑,也就是納稅人的錢,所以嚴格來說廣大市民才是老闆,只是這種「老闆」的想像,沒有被好好尊重。
你可以不喜歡《頭條新聞》,甚至不看港台的節目,不過希望你能明白公共廣播的重要。但願十年之後,《頭條新聞》會繼續地「低級趣味」、「陰陽怪氣」,港台記者依舊的「咄咄逼人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