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人說起澳門美食,未待那個「食」字的發音完結,就已經會出現豬扒包、葡撻等回應,還有那緊接其後,搶閘出場的葡國雞、水蟹粥、杏仁餅……但其實,要數澳門美食,實在還有太多值得人去認識的菜式和歷史,其中包括它,魚湯粉。
魚湯粉,一定不是人見人愛
魚湯粉是緬甸的地道麵食,但其知名度卻比其他緬甸膠兜撈麵低,相信與媒體效應有關,如我在中學時期光顧三盞燈區的雅馨時,已見到牆上貼滿佘詩曼介紹緬甸撈麵的雜誌和剪報,加上椰汁雞麵、咖喱雞撈麵等都較易融入港澳飲食口味,跑出也不是並無原因,相反,魚湯粉則沒有這般人見人愛。
和以上那些「皇牌」的澳門美食相比,魚湯粉一出生就註定是「輸蝕」,因為它的湯底以鮮魚熬成,為了辟走魚腥而加入大量香料如香茅、洋蔥、蒜、黑胡椒等,口味偏濃的湯底已夠嚇走一班愛清淡的人,還有那在最後階段鋪上湯面的芫茜和炸物(多數為豆餅或洋蔥),同樣亦是令人卻步的原因。
雖然如此,這款緬甸地道麵食自六十年代傳入澳門後,能一直屹立至今,甚至成為一些麵店的招牌菜,或直接以此作為店名,我認為除了因為它能以味道征服人的味蕾外,其背後牽涉的一段緬華移民史亦有一定關係。
澳門的「小緬甸」
澳門的魚湯粉店、緬甸餐廳多集中在三盞燈一帶,而從區內的街名如「僑樂巷」和「僑樂新街」,以及每年在這裏舉辦的潑水節、美食嘉年華,甚至緬華互助會於1971年成立時,會所亦選址於此等不同線索,可以歸納出三盞燈區之於緬甸華僑社群的重要。事實上,緬甸華僑當年移居澳門後選擇在三盞燈一帶定居,開發了大片空地,更慢慢在此建立起自己的社群,落地生根,亦因而令這裏有了「小仰光」及「小緬甸」之稱號。
上世紀六十年代,緬甸華僑受緬甸當地的排華浪潮影響,不單報社、學校等要收歸國有,「六二六」的血腥暴動更令他們感到受威脅,遂決定離開緬甸,移居美國、澳洲、香港、台灣等地,但更多的是轉到大陸和澳門。你或會好奇,以上提及的眾多地方中,澳門在土地面積和人口都是排在最尾,為何要選擇移居到此?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,今天小城裏約有三到四萬的緬甸華僑,是除緬甸當地外,聚居緬甸華僑最多的地方。
落腳濠江非偶然
翻查史料,可以發現緬甸華僑當年選擇移民到澳門絕非偶然,而是有其遠因近由。
先就遠因而言。緬甸華僑的先民最初進入緬甸時,分有陸路和海路兩條途徑︰陸路是由雲南翻山越嶺到緬北,滇籍人多取此道;而海路則有兩個起航站,一是閩籍人經福建省的泉州和廈門出發,第二條航海線則多為粵籍人所選擇,出發地正正就是小城澳門。
廣東人自澳門出發,漂洋過海到達緬甸,開展他們在這片土地的故事,而這個「起點」位置,成為了緬華日後回遷澳門的遠因;而澳門社會當時開始發展的「勞動密集型」加工製造業,亦成為這些歸僑選擇移居澳門的近由,他們看準了這個謀生的機會,以自己的勞力賺取生計,為運輸、建築和紡織等行業提供了大批勞動力,也有本來在緬甸接受英語教育的知識分子在中小學當起英語老師,還有為數不少的人投身飲食業,在這片異鄉的土地上繼續提供緬甸的地道口味,以家鄉菜慰解緬華社群的鄉愁,也在澳門的飲食圖譜中添上重要一筆。
時至今日,緬甸麵食的消費群已不再限於緬華社群,魚湯粉、椰汁雞麵、緬甸撈麵等早已是澳門人地道口味的一部分,所以,下次再說起澳門美食時,除了豬扒包和葡撻,也希望你能記起這來自緬甸的魚湯粉,以及它背後的一段緬甸華僑移民史。